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寒数九话皮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觉视觉异常机警,纵跳如飞,是鼠类最难猎捕的一种。它们生活在一万英尺以上的高山草丛岩穴里,毛色蓝中带灰,欧洲年轻贵妇都普遍喜爱它。去年在巴黎女服展示会上一件兔鼠女大衣大约是四万至六万美金之间,其名贵可见一斑。

    “猞猁孙”简称猞猁,是介狐鼠之间一种兽类,产于乌拉山带,体态轻盈,能在枯木繁枝猱升跳踉,古人叫它天鼠。它的耳大毛长,形状跟狐狸近似,所以有人说它是狐,又有人说它是鼠,其实非鼠非狐是另外一种动物(夏元瑜兄说它是东三省产的一种大山猫)。猞猁皮的底板坚柔,枪子耐磨,是做皮袍子最好的材料。

    狐的种类最多,有“玄狐”(又叫元狐,俗称黑狐)、“青狐”、“白狐”(又叫银狐)、“火狐”(又叫红狐)、“沙狐”、“草狐”等。玄狐也是产在东北,极品玄狐纯黑发亮面带白针,到了清朝初年,已经少见。凡是猎到玄狐的,认为国家祥瑞之征,十之八九列为贡品,进奉皇家。皇家也只是冬令郊天祝厘时才御玄狐袍褂,赏赉止于亲王。亲王薨逝,还要立刻缴回,除非奉旨赏还,才敢收归己有,加以庋藏。所以当年的王公勋戚、显宦豪门就把玄狐视为无上珍品呢!

    “青狐”,辽宁昂昂溪、铁岭都是青狐产地,颜色是青里略带黑黄,黑多黄少的算是上品,黄多黑少价钱就差了。虽然青狐毛色驳杂,并不十分美观,可是据说当年努尔哈赤行围射猎,如果穿了青狐皮氅,一定是出行大吉射必中的,满载而归。从此清朝皇帝就把青狐视为祥瑞之兆,后来并且定制,要晋爵贝子贝勒才够资格赏穿青狐,其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白狐”除了轻暖之外,论颜色是洁白如玉、晶莹胜雪,穿上一件白狐女大衣周旋于明珠金翠、银衣朱履之间,一枝独秀确有鹤立鸡群的感觉。当年富贵人家,陪嫁妆奁里,白狐斗篷是不可缺少的,一般人家陪送不起白狐,也要弄一件假白狐天马皮来充充场面。所谓天马皮,就是沙狐草狐肚子底下一块白毛,如果板子拼得巧妙,花头接得整齐,乍看也分不出白狐天马来。不过仔细一看,白狐的毛细长而润,天马的毛略短而涩。天马皮最大的缺点是怕樟脑,收藏装箱时只要撒了樟脑粉或樟脑丸,第二年拿出来穿,天马皮就由雪白渐渐变成乳黄色啦。

    “火狐”又叫红狐,顾名思义,其红似火。笔者曾经看见过京南绿林总瓢把子钱三爷子莲有一件火狐大皮袄,是一对火狐做的皮筒子,照此推想狐身长度必定是出号的火狐,才能够用。火狐红润坚重,金缕闪烁,正配绿林大豪的身份。有人说当年北平城郊的四霸天各有一件珍奇的皮袄,可是谁也不愿意穿出来亮相,可能言者有据,谅非虚假。

    “沙狐”又叫草狐。生于长城各口子,如古北口、冷口砂砾地带的叫沙狐,生于西北草原的叫草狐。这种狐皮算是最普通的狐皮筒子了,唯一的好处是压风,平素在口里口外赶火车拉骆驼的朋友,遇到连环旋风骡马骆驼就地一卧槽,他们跟着把草狐大袄没头没脸往身上一裹,也往牲口堆里一卧,任凭风怎么刮。风一停歇,他们站起身来,挥挥沙土,立刻上路,准保毫发无伤。

    狐的种类繁多不算,狐身上用来做皮衣地方也各有名堂。头部叫“狐头”,腿部叫“狐腿”,并且有顺腿倒腿之分,更有前腿后腿之别。狐的肩臂交接地方叫“腋”,特别柔软,也就是《史记》上所说:“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可见自古以来,狐腋之裘已经非常名贵了。“狐脊子”这种狐皮取自狐的脊背,毛头不厚,可是制出筒子来特别轻暖。民国二十年笔者在大同,当地赵镇守使的公子在买卖场买了一件灰狐脊皮筒子孝敬老太爷,酒席筵前赵镇守使一看乐得连喝三饭碗黄酒。据说他们当地乡风,凡是儿子能买件狐脊子孝敬上人,就表示这家出了一位孝子,而且是事业有成、飞黄腾达啦。狐身上最贵重的是脖子底下一块叫“狐嗉子”,这是狐身上最轻暖的毛皮了。从前家里如有狐嗉子一定先尽老年人穿,年岁未过花甲是不敢随便乱穿的。

    谈到“貂”,连小学生都知道东三省三宗宝:人参、貂皮、乌拉草。本来东北各省松江、合江、安东、吉林、嫩江、黑龙江山区都是产貂地区,凡是越高冷酷寒的地方所产的貂皮越好越能保温。最大的貂身长也超不过三尺,前后腿不平衡,前腿短后腿长,尾毛像狐狸毛粗而长。东北南边的安东省产的貂毛根略带灰白色,猎人叫它“草貂”。吉林、黑龙江更冷地区的貂毛根泛紫名为“紫貂”,毛头细软厚密轻暖保温,比草貂的价钱高一倍还多。

    猎人捕貂费时费工是一种专门行业,东北土话叫他们“逮老貂的”。每年一交霜降,猎人牵着猎犬,驾着雪橇,驮着冬粮、御寒用具结伴入山,先搭好了木屋,然后分头踩道。东北早寒,此刻千岩万壑都是落叶弥漫,一片枯黄,貂鼠虽不冬眠,可是趁着瑞雪尚未封山的时候,在茂草枯叶之间追奔逐北,寻觅食物。猎人探出貂鼠不时出没的地方,一一做好暗记,然后设下弩弓套索各式各样的陷阱。有经验的猎户此刻全部按兵不动,因为貂性机警,虽然住在枯木岩洞树窟里头,可是并无长久居住固定的巢穴,一下惊着它们,立刻远扬不归。何况天未大冷,皮毛还不够稠密,他们术语叫狩貂。到了冬至大寒,雪深盈尺,深山温度均在零下四五十度,此刻的貂鼠一个个吃得又肥又壮,底绒厚密,油水正足,按着雪痕爪迹,加以捉捕,人人都能饱载而归。有人说捕貂有用苦肉计的,方法是捕貂的先吃少许信石(砒霜),然后脱去上衣赤身躺在貂鼠出没的雪地上,貂性仁慈,看见之后必定跑来趴在人身上送暖,猎人乘机就把貂捕获了。笔者曾经问过东北朋友,他们虽没捕过貂,可是有亲戚朋友是捕貂能手,据说零下四五十度气候,任何精壮的汉子,就是吃过信石,赤身在雪地也挺不过半小时就冻僵了,就是貂鼠真来覆体也没力气捉捕,纵能捉捕也不过是捉个一两只,太不划算了。虽有这种传说,恐怕也不见得有这种事实吧!

    貂在直毛皮货里,比任何名贵狐皮都轻暖适体不显臃肿。有一种“貂仁”皮筒子,整件皮筒都是貂的脑门一块皮子拼成,穿在身上如同穿实衲棉袍一样,轻暖不说,而且合身利落。试想一件貂仁皮筒子要用多少只貂鼠,价钱还能不贵得吓人吗?依照清朝制度,文官三品、武官二品以上才有资格穿貂褂子。反穿貂褂子讲究“貂翎眼”,这是皮货庄加工匠人(俗名毛儿匠)挖方做出像孔雀翎眼一样的花头,穿在身上显得特别雍容华贵。京官也有例外,翰林学士虽然头戴蓝顶子,但是可以反穿貂褂,动辄好几百两,一般穷翰林,这份儿行头如何置办得起?于是当时有一种“翰林貂”应市,所谓翰林貂实际就是猫皮染的,巧手工匠也能仿造底茸枪子让人真假莫辨。这种翰林貂,当年几十两银子就可置备一件,顶翎貂褂,氅佩明珰,周旋于公卿士大夫之间了。而到了民国,貂翎眼的外褂虽说英雄已无用武之地,可是拆大改小,一变成了名媛贵妇反穿翎眼的名贵大衣啦。

    先师阎荫桐夫子曾经任驻俄国塔什干总领事,据说俄国有一种野生“黑貂”比中国的紫貂还要名贵。这种貂又叫“俄罗斯伶鼬”,生在茂密蓊郁森林高地,它的皮毛浓密柔韧,人用口吹,也不能把毛吹开。而且,保温力特强,凡是穿戴貂皮衣帽的人,身上沾有雪花,在进屋之前,必须先行拍落,否则立刻融成一片雪水。俄国人因为黑貂皮价值高昂,于是设法用人工来繁殖,当然皮毛没有野生貂厚密耐穿,但是价钱仍旧是十足惊人的。

    去年巴黎秋冬季时装展示会,出现了南极貂皮女装大衣,跟我们东北的紫貂极为近似,时价是四五万美金,真正俄国纯野生的黑貂比南极要高三倍还有行无市,一袭女褛要十多万美金,岂不令人咋舌。

    此外专门做皮帽子皮领子的有旱獭、水獭、海獭,三者之中海獭底绒厚、油水足,最好,旱獭最差,有一种不拔针的海獭,外观保温比海龙并不差,那是一些精于鉴赏的人才懂得穿的带针海獭,可称为物美价廉。另外有一种叫“海留”的,也是水獭一类,颜色绒头跟水獭仿佛,不同之处就是一个倒毛一个顺毛而已。至于海龙,颜色比水獭黑亮,而且带白针,不论是做皮帽子做大衣领子,的确气派不同,可是一定要身材高大魁梧的人穿戴起来才合身得体。要是瘦小枯干的躯干,戴上海龙四块瓦的帽子,穿上海龙领子大衣,活像北平有种泥玩意儿————小孩躜坛子,不但不相称,而且看起异常滑稽。

    孔庸之先生生前对于各种皮货都有深入研究,据他说华中西南,到了冬季最冷的时候,也是要穿皮衣御寒的,不过雨雪烂漫,雾霰霉湿,不是皮板硬化,就是脱线走硝。如果皮衣有这种情形,赶紧送到山西请山西的朋友代为保存一冬两冬,然后拿出再穿,硬化走硝就全都化为乌有了。有人听信,照孔先生说法试过,果然灵验,僵硬皮板柔韧依然。内地来台的朋友如果有人带点皮货来台湾,要发现以上情形,将来不妨把这些皮货送到山西试验试验,一定能包君满意呢!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