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雲南縣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朱芾

    辛酉科

    李天箕

    甲子科

    常乾亨〈知縣〉

    段文魁〈推官〉

    萬曆丙子科

    史旌賢〈見《甲科志》〉

    戊子科

    朱啟賢

    辛卯科

    呂克升

    姬文葉〈知州〉

    甲午科

    李友梅〈亞元,曆官運使〉

    周懋桂

    湯立仁

    丁酉科

    張文煥

    己酉科

    湯得師〈知縣〉

    壬子科

    雷征一〈知州〉

    王揚〈武舉,官贊畫〉

    乙卯科

    晉御黼〈知州〉

    王弘緒〈武舉,中三科,襲指揮祖職〉

    戊午科

    孔學書〈知縣〉

    錢充國〈武舉〉

    天啟辛酉科

    熊潤〈知縣,元吉侄孫〉

    殷序〈知州〉

    丁卯科

    王文林〈府同〉

    崇禎庚午科

    孫啟祚〈知縣〉

    丙子科

    孔彰〈知縣〉

    己卯科

    劉愈雋〈知縣〉

    壬午科

    李文治

    薛芳美

    丁酉科

    李秉俊

    康熙癸卯科

    楊燝〈見《甲科志》〉

    壬子科

    王心和〈武舉〉

    甲子科

    歐陽方曜

    癸酉科

    楊愷

    雷偉

    壬午科

    呂振雅

    雷僖

    乙酉科

    張以仁

    雷升

    癸巳科

    朱奎郎

    楊知默

    李紹白

    甲午科

    李澄

    戎大靖

    楊寶〈副榜〉

    庠貢〈前誌失考〉

    〈自〉洪武〈至〉永樂〈三十八人止〉:張海、徐杲〈通判,鄉賢〉、陳佑〈經歷〉、魏傑〈教授〉、劉慶〈主簿〉、羅義〈縣丞〉、段文〈縣丞〉、王昱〈主簿〉、金鑑〈教授〉、許昱〈州判〉、周拯、陳謨〈縣丞〉、邵璽、張明、李節〈訓導〉、史達、喬木〈訓導〉、朱璽〈訓導〉、寧容、範實〈訓導〉、王廉、江漠、石盤、張洪、王道、王俊、喬嶽、駱顒、許經、曹緯、徐昱〈訓導〉、張昂、張瑞、楊希、湯霖、黨恂〈訓導〉、羅緯〈訓導〉、許仁〈訓導〉、趙成良〈訓導〉、黃廷儀、馬紳、李亮、喬宗仁、傅訓、傅導、陳情表、湯憲、陳寶〈訓導〉、党宗正〈戊子經元〉、李發〈選貢〉、田世祿、陳賢。

    嘉靖:張恕、謝表、寧賢、黃甲、劉鵉、王宗文、史大經〈學政,鄉賢〉、錢高、孫天爵、雷九川、田徹、夏臣〈教授〉、程九霄、楊介、趙邦憲、趙應期、楊廷玉、鐘祥〈教諭〉。

    隆慶:傅質、黃沛、張正蒙、楊朝棟、雷鼓元〈訓導〉。

    萬曆:常履亨〈恩選〉、張廷勑、薛大業、俞昌言〈教授〉、許應魁〈訓導〉、常複亨〈知縣〉、張晫、黃聞禮〈訓導〉、夏邦、趙鳳〈教諭〉、熊俊臣〈教諭,鄉賢〉、鄒師孔〈本庠,訓導〉、周嗣登、王文蔚、楊瓊、張思達〈知縣〉、熊經〈府同〉、楊昇、孫寰〈教授〉、劉靖坤〈貢元〉、劉鵉、耿悅、丁晟〈學〉、張巽〈教授〉、單緝熙、李春秀、孔文正。

    泰昌:史讚〈恩選〉。

    天啟:張授孔〈恩選〉、史講、楊漳〈訓導〉、楊恪〈教授〉、張乹銘。

    崇禎:楊昆〈恩巽,縣丞,鄉賢〉、徐華〈學正〉、楊維坦、張宗孔、楊涇、張正陽〈拔貢〉、張信、張佖、楊獻賦、段彩、王穆、史舜庸〈恩選,知縣〉、羅英〈副拔,知縣〉、蔡應科、楊春芳、張暄〈副拔〉、鄭重〈副拔〉、陳繹。

    康熙:李蘊玉、匡允中、俞賡明、王夢弼、楊銘??、李應泰、熊一程、歐陽琮、楊穀雲、張炅楚、張以忠、羅凱、張能恭、張襄、錢萬璋、雷四知、張即鵬、汪涵、熊文岸、張養浩、王綏來。

    敕贈御史李素〈父并母暨妻在正德年。〉

    誥贈學正史大經〈并妻何氏以子參政史旌賢參政贈在萬曆年。〉

    誥贈參政史旌賢〈并妻張氏在萬曆年。〉

    誥贈文林郎熊彥臣〈并妻孫氏以子經靈川贈在天啟年。〉

    誥贈文林郎熊涇〈并妻雷氏以知靈川恩贈在天啟年。〉

    誥贈奉政大夫李希〈彥妻王氏以子李友梅知太平府同知恩贈在天啟年。〉

    誥贈奉政大夫李友梅〈并妻張氏以任太平府同知恩贈在天啟年。〉

    誥贈奉直大夫雷仁〈并妻許氏以子雷征一知鎮寧州恩贈在天啟年。〉

    誥贈奉直大夫雷徵一〈并妻鐘氏以知鎮寧州恩贈在天啟年。〉

    誥贈文林郎姬仁〈并妻王氏以子姬文業知應山縣恩贈在天啟年。〉

    誥贈文林郎姬文葉〈并妻楊氏以子知睢州恩贈在天啟年。〉

    坊表

    觧慍阜財坊。

    鎮海坊〈將圮。〉

    阜安坊〈將圮。〉

    中外風紀坊〈為參政史旌賢造。〉

    西台丰采坊〈為御史史旌賢建,已傾。〉

    鵬翮高騫坊〈為知州姬文業建。〉

    榮褒金節坊〈為都轉運李友梅立。〉

    東壁人文坊〈為知州殷序立。〉

    社學

    社學〈有七,俱廢。〉

    義學

    義學〈在原任兵道何閎中衙舍,於康熙二十二年署縣王建極設立,捐資延師,訓迪民間子弟,後為營官借住。康熙二十七年,知縣劉國璽到任,通詳撫院司道批府斷,還,立學。又,將何兵道原置南豐垻田一段,原粮一石三斗,後增五石,共粮六石三斗,年租八十石,捐為義田,以贍師生,有紳士鄉耆公議,〉〈將租八十石內止捐五十石入義學,其三十石存縣完粮,以免後累。有劉知縣全租送入學內,粮係代完。二十八年,本府同知姚亦代完粮。勒石,永為定例。康熙二十七年,延師訓迪,授徒甚眾。〉

    醫學〈見存。今有醫官一員。秦襄周。存心利濟。片劑回春。〉

    官師志

    天生民而作之,君使師牧之,而君又以其事寄之守令。師儒則官師者,蓋代天子以師牧天民者也,豈徒使之飫濃鮮、華軒繡以肆然於民上哉!養道何如而遂?教道何如而興?是不可以不盡心焉。不如是,曠瘝之刺可立而叢矣。用是記名宦、表守令、譜師儒,附以流寓,作《官師志》,為後昭鑒戒,紀遺忘云。

    名宦

    何武所居無赫赫名,去後常見思。君子曰“可以觀惠矣”。仁人長者之政,其紀綱節目與俗吏奚異,然而有文有情。文者飾以耳目,故民胥悅之,而久之疑;情者出於愷悌,故民胥忘之,而久之思。思與疑,其相去遠矣。《詩》云:“有斐君子,民之不可諼兮。”吁!豈易言哉。

    知縣

    宋簡〈洪武年間任,以廉能稱,改建儒學,於正統年間入祀名宦。〉

    陳輔〈弘治年間任,有惠政,於嘉靖年間入祀名宦,亦增修學宮入祀名宦。〉

    劉延齡〈萬曆年間任,以清廉稱,於崇禎年間二子官至保傅入祀名宦。〉

    兵備道

    朱奎〈弘治年間任,萬曆年間人祀名宦。〉

    李先著〈萬曆初年任,修學建垻,大有功績,萬曆末年入祀名宦。〉

    姜龍〈嘉靖年間任,萬曆年間入祀名宦。〉

    馬鳴鑾〈萬曆中年任,建書院,置學田,著有功績,於崇禎年間入祀名宦。〉

    何閎中〈崇禎年間任,因流寓洱海城,禦災捍患,大有功績,咸崇祀之。〉

    守令表

    今之縣令,古子男爵也。夫以一命之士,領諸侯之秩,子天王之民,非廉其曷以哉!《周禮·小宰》以六計弊群吏之治,一則曰廉,二則曰廉。六計者,吏治之所從出也,而皆以廉為本。蓋廉者,有天理而無人欲也。六者,非廉不能。漢人取士曰興廉,察官曰廉察,良有此意。雲之令自建設以來,其臨蒞者何限,廼其巍然為人所仰羨者幾何人哉?大抵其裒然而可述者,足於廉者也,其泯然而無稱者,不足於廉者也。廉之足不足而勸戒昭焉。故表之以示將來,使歷指其名而議之曰:某也廉,某也否,某人為勸,某也為戒。嗚呼!可懼也夫!

    洪武年間始設縣治,知縣宋簡〈至崇禎癸未年〉唐登第〈合計知縣七十三員〉至大清定鼎。

    知縣:

    韓灝〈四川人,由選貢順治十七年任。〉

    何良佐〈廣東人,由監生康熙元年署。〉

    秦龍起〈江西人,由監生康熙三年任。〉

    王請度〈山東人,由監生康熙五年任。〉

    涂芳昇〈江西人,由進士康熙八年任。〉

    刁應聘〈奉天府人,由監生康熙二十年任。〉

    王建極〈奉天府人,由監生康熙二十一年署。〉

    佟鸚彩〈奉天府人,由本府同知康熙二十二年署。〉

    黎日昇〈廣東人,由進士康熙二十三年任。〉

    顏紹徽〈山東人,由趙州州同康熙二十五年署。〉

    劉國璽〈遼東人,由監生康熙二十六年任。〉

    姚際離〈南直人,由本府同知康熙二十八年署。〉

    李維邦〈霸州人,由拔貢康熙二十八年任。〉

    金應璧〈遼東人,由鶴府通判康熙三十三年任。〉

    王書〈鑲黃旗人,由監生於康熙三十四年三月二十一任。〉

    鮑綋〈雲南府同知,於康熙四十三年署。〉

    于之輻〈四川人,由庚辰進士康熙四十二年十一月初十日任。〉

    朱榮祖〈福建人,由永昌府通判於康熙四十五年署。〉

    潘晉齡〈福建人,由舉人於康熙四十六年任。〉

    金世道〈北直人,正黃旗,由監生於康熙四十七年十月二十一日任。〉

    張倫至〈福建人,由歲貢任安南州於康熙五十二年署。〉

    郭兆坦〈山東人,由進士於康熙五十三年任。〉

    靳治邠〈鎮黃旗人,由大理府通判於康熙五十四年八月初一日署。〉

    伍青蓮〈廣東惠州府興寧縣人,由己卯科舉人揀選知縣于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二十六日任。〉

    師儒表

    古今以經術教于郡國者多矣,獨胡安定著名於湖蘇,教何容易哉!是淑人者之偉。表也。嘗稽師儒舊表,自洪武迄今,班班可考,其馨俎豆,垂竹帛者,不為無人也。儻所謂安定之流亞非耶?後來繼今者尤以安定望之也。噫!師者,士之表也,表之不端,影何由直?擬諸效,始所謂擔竿而定其末者歟!訓導,〈明宣德時始建〉,趙印〈至崇禎癸未年〉張所知〈合計訓導六十四員〉至大清定鼎。

    訓導:

    董大成〈嶍峨縣人,由歲貢順治十七年任。〉

    劉國禎〈奉天府人,由歲貢康熙五年任。〉

    王談際〈安寧州人,由歲貢康熙九年任。〉

    何呈瑞〈曲靖府人,由生員康熙二十一年任。〉

    李昂〈武定府人,由歲貢康熙二十二年任。〉

    全五倫〈廣西府人,由歲貢康熙二十七年任。〉

    彭覲祖〈澄江府人,由歲貢康熙三十二年任。〉

    李光賁〈呈貢縣人,由副榜康熙四十二年任。〉

    楊邦藝〈雲南府昆明縣人,由歲貢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任。〉

    簡重〈雲南府人,由舉人奉部文就教,康熙五十三年四月初八日任。〉

    考職吏員:

    陳鼎〈候選經歷。〉

    錢明〈候選經歷。〉

    錢席珍〈候選巡檢。〉

    王楫〈候選典史。〉

    陳友諒〈候選巡檢。〉

    龐之俊〈候選巡檢。〉

    流寓

    豪傑之士不幸而蕩寄於異域,乃其所寄之山川因之而增勝。夫羈鳥舊林,池魚故淵,彼獨無鄉土之思哉?勢不得而遂也。仲宣登樓之賦,子荊零雨之悲,其此類夫!

    謝廷蒞〈四川富順人,嘉靖間以吏科給事中言事謫縣尉,以風節稱。〉

    王勝〈江西吉水縣人,天順間任大理府同知。廉介無橐,不能旋歸。入縣籍。〉

    常道立〈貴州普安人,由舉人于天啟辛酉年任雲南縣,甲子年升大理府同知。流,卒於縣內。〉

    何閎中〈湖廣黃州人,由壬戌進士仕瀾滄兵備道,禦災旱患,大有功德。因庚辰以後中原多事,遂寓縣。後卒。邑人佩德,公舉入祠祀之。於康熙二年,鄉人楊兆傑任本府刑廳,扶柩以歸。〉

    人物志

    天精地彩,毓降於人,攄粹發奇,藻斧宇域,故傳說感列星之華,宣父應尼山之禱。此理之常,不可誣也。雲邑山水清奇,曾有雄渾雅麗之姿,慷慨特達之器,是以彈冠而出仕,則翊贊勳華;掛冠而里居,則振勵風節。昔人謂地靈人傑,今則曰人傑而益以地靈也。志《人物》。

    鄉賢

    《記》稱,鄉先生沒而可祭於社者,謂其不愧於所生之地也。夫士以偉然七尺軀,生於鄉,齒於鄉,譽於鄉,舉於鄉,而不能樹勳庸,礪名節,以為鄉里,豈不貽羞於先廬哉!祀死者於前,所以風生者於後也。鳴呼!輿論之不諧,推擬之不公,依阿比周,以臨俎豆,先進有靈,亦將吐黍稷于廟廉之側矣。

    徐杲〈由歲貢任四川重慶府通判。革年例,勤催科,考功列名第二。後任荊州府督運。致仕歸家,安貧守靜。已入祀。〉

    周臣〈由進士任公安知縣,寬政不擾,直道難容,奏改常德府教,尋調國子學錄。致仕居家,著《春秋取義》及《易聖傳》等書。已入祀。〉

    李素〈由舉人任射洪縣令,擢湖廣巡按,累官江西僉憲。有《南崖奏議》《春秋心訣》行於世。萬曆年間入祀。〉

    常憲〈由舉人任浙江清豐教諭,辟陞壁山知縣。丁繼母憂,遂不起復。所著有《禮記合觧》,《古今事畧》彙稿、續稿。卒於萬曆初年。已入祀。〉

    史大經〈由歲貢任四川邛州學政。嘉惠後學,善為引導。於萬曆十二年入祀。〉

    史旌賢〈由進士初任內江知縣,有能聲,擢陞貴州道監察御史侍侍經筵,曆七省中憲以參政政事。著有《維風編》《寧澹軒草》《里居摘範》《西台奏議》等書行於世。已入祀。〉

    熊俊臣〈由歲貢任江西瑞州府訓導,陞羅次縣教諭。生平正直,立教有方,科甲多出其徒。前祀瑞州名宦,今於崇禎庚辰年入祀。〉

    楊如檟〈由土官知縣。博洽能文,治績累著,建學維風,庠俗公舉,於萬曆癸丑年入祀。〉

    姬文業〈由舉人初任湖廣應山令,陞河南睢州知州。少以孝行聞,官以賢能著。歸里二十八年,耿介不阿。於崇禎己卯年入祀。〉

    楊昆〈由選貢任福建龍溪縣縣丞,陞鎮東衛經歷。生平孝友,教化鄉俗,周貧焚券(主詳《書院》《社會》),居官廉明,化巨盜,嚴海艘、貢餉、機防。連年公堂、齋署三產紫芝,有建言回籍,相公王志道製文仝官紳士民繡帳紀績三。致政竟〉〈歸,會社教子,捐資養濟,通濟橋梁。有孫燝殿試,康熙庚戌進士。於康熙十四年公詳,昆入祀。〉

    宦業

    河嶽雖靈而不能澤四方,限於其域也。故必鐘靈於人以宣猷布惠於宇內,而後河嶽之靈徧天下及後世矣。此宦業之所以有光於山川也。甞考雲邑之宦而有聲者得若而人。

    孫綸〈由舉人任四川簡縣令。平易近民,作成士類,以所得俸資拯濟貧民,行李惟一琴一价,卒於官。蜀民入祠祀之。〉

    夏聰〈由舉人詔入秘書院修史,遷翰林檢討。〉

    常復亨〈由歲貢任陝西甘泉縣令。為人正直不阿,神欽民服,已入甘泉縣呂官。〉

    李友梅〈由甲午經元、庚戌乙榜授學錄,任分寧,歷官長蘆都轉運。居官有丰采,歸里清風高節,人欽仰焉。〉

    熊涇〈由歲貢初授雲南府訓,擢陞廣西灌陽縣,調靈川縣,陞泰州,又陞荊州府同知署府篆,大有功績。自幼以孝聞,官以清廉著。歲序百餘人,惟公稱最。〉

    孝子

    孝之名不易稱也。假令虞舜在,今人有稱之曰爾孝之,舜將欣然受之乎?將必有懷汗而却走者。由此言之,孝子可當乎哉?顧真風告逝,悖德肆興,匹夫匹婦苟有一念之真切,皆足以動天地,感鬼神。故雖割股廬墓,諸不合於中者,君子亦節取焉。非以為此足以盡孝,蓋以仁人望人而激其不能者也。及偽者為之無懼焉,又當律以春秋之法矣。

    黃聚〈洱海衛人。事父母至孝,親喪,廬墓三年。事申各憲臺,給銀米布帛獎之。〉

    幼女常畜亨〈七歲,母病篤,女潛入室中,割股以啖,母竟得活。兵憲朱公賢之,匾其廬焉。〉

    鄭獻欽〈本縣庠生。自幼純孝。母病,割股救之,病痊。學憲優行嘉獎匾純孝。〉

    李燦〈本縣庠生。幼以儒孝事親,誠篤。遇母疾危,割股救之即愈。事聞,學憲、道府優行旌表。〉

    楊立鑄〈縣民。順治十六年內,母病將危,割股救之,病即愈。隣里公舉,奉學憲、道府加以冠帶、匾額。〉

    余懷德〈衛人。年未兩歲,父母雙亡,祖余國英撫之。于康熙元年正月內病危,德泣告天,割股二次救之,祖病即愈。事申各憲,獎勵匾額“稚孝可尚”。〉

    王業〈衛人。於康熙元年父王希孟病重,業割股救之,病即愈。事申各憲,旌獎匾額“永錫爾類”。〉

    張萬翮〈縣民。自幼失父,其母霜居。康熙二年內,母病將危,翮割股泣救,遂愈。事申道府,獎揚“純孝可風”。〉

    任及第〈衛人。於順治十八年內母封氏病危,割股救愈。又,於康熙四年內母復病危,第又割股,救之即愈。事申各憲,旌獎匾額“純孝可嘉”。〉

    吳鐘〈縣民。父吳從詩於康熙十二年病篤,鐘緣血侄,從詩立嫡養成,病重,鐘割股救之。事聞,學憲匾額“童年知孝”。〉

    朱佐〈縣民。康熙七年內,母陳氏病篤,佐割股救之,病癒,享年七十有九。事申道府,獎揚匾額“純孝性成”。〉

    李偉〈縣民。年方半歲失母,八歲失父,賴繼母楊氏,堅守苦節,撫偉成人。稍長躬耕,母子相倚為命。迄今五十二年,朝夕敬承,定省之儀不衰,菽水之供無缺。避兵入山,躬自背負,未甞刻離。楊氏多疾,屢屢多醫。侍藥憂勤,出於天性。實蹟昭然,歷經李偉。五十七歲,始終如一。宗族鄉里,俱無間言。通學公〉〈舉,申詳各憲,於康熙二十五年六月初八日奉旨給銀三十兩,起建牌坊。〉

    節婦

    士君子甞學問,知禮義,宜有以自守者,及其臨事變,遇利害,不為三品之石,即為五秩之松,恬而不知恥也。婦人女子生於荒??之中,乃敢峻其坊墉,或死而不悔,不其偉歟!以碌碌丈夫視之,亦可少愧矣。雖然,吾又惡夫穢行而竊名者也。

    舒氏〈百戶馬名妻,年十九喪夫,誓死守節。奉養舅姑,撫子馬紳襲職,紳故,撫孫龍承繼,歷八十年,毫無可議。儒學具申,撫按旌異。〉

    鄭氏〈幼孀,家且貧,守節。教子鐘詳讀書,卒成名國子生。年八十。事聞,按院行獎。〉

    劉氏〈縣廩生張課妻。罵賊。自刎。公舉,奉文立祠旌表。〉

    李氏〈衛弁姚時熙妻,年二十,於丙戌年沙賊入城,罵賊,墜井而死。先憲何公旌表。〉

    楊氏〈縣民李應和繼妻。應和前妻張氏生子李偉,張氏身故,應和以幼子無撫,娶楊氏,彼時年方十四,李偉尚在繈褓,楊氏憂勤愛育,甫及孩提。應和物故,楊氏以二十歲之孀婦堅守苦節,撫育八歲之前孤。迄今楊氏享年七〉〈十一歲,夫故守孀五十一年。有通學公舉,申詳各憲,於康熙二十五年六月初八日奉旨給銀三十兩,起建牌坊。〉

    武功

    甞稽文武並用,久安長治之術。武固為國之不可缺者。《書》稱:揆文奮武,有以也。郡以人物,名賢為最,節孝次之,然其間,折衝禦武之才,足為國家靖邊陲,息叛亂,功垂竹帛,郡邑若增而重也。虎豹在山,藜藿不採,士民方且賴焉。故武功繼人物而志,亦陰陽之大義也。

    土官知縣

    楊奴〈雲南縣在城里焚人氏。其先始祖楊候,世守鏡州,至八世孫楊貞,任劍川節度使,復守鏡州,生子楊奴,先為元縣尹,洪武十六年,歸附本朝,署土官縣丞,後以接濟軍功實授迪功郎。〉

    楊宗〈奴之孫也。正統三年,隨征麓川,功陞趙州州判,至正統七年,陞授本縣知縣,後因孫楊訓被奏,降改縣丞。〉

    楊如檟〈訓弟論之子。承襲縣丞。萬曆十一年,調征岳賊,以功復本縣知縣。於萬曆〉〈年間崇祀鄉賢。〉

    楊淇〈如檟子。至靖難省城,入子生員玉蘊承襲節。奉按院考察優償五次。歷代傳至楊肇基,忠勤守土。〉

    土官主簿

    張樂進求〈係九隆之後,即蒙氏裔也,土居品甸,世為諸部落首長。自漢兵征進雲南,樂進求同弟明鏡月率兵引導,克服迤西一帶地方,武侯功論嘉獎,賜姓為張,始稱張樂進求,授以品甸守禦土官千戶所之職,世轄倮民,歷唐、宋,至元朝,仍襲前職,數十傳至〉

    張興〈洪武十年,大兵克復大理,首先歸州,率眾倡義爭先,仍授前職。因平石頭硬寨軍功,授本縣土官主簿。〉

    張觀〈興之子。永樂元年,因剿賊造冊靖獻功績欽賜敕命官誥,實受將仕郎,世襲土官主簿,至張大經,征進貴州普安苗蛮,奮身報國,陣亡,紀功忠勇,欽頒葬祭。歷大論,至〉

    張太源〈觀之五世孫。襲土官主簿。〉

    張立〈源之子。廕襲土舍。以征沅江功績,給後冠帶,管本縣東南二界巡捕事,俱代有勇功。曆十一代,至〉

    張忠效〈因剿武定叛賊,破賊巢,殺獲賊首,兩院紀功題敘,欽賜匾額,獎甚忠義。歷代傳至張祖蔭,恪守家法,世篤忠貞,歷有賢聲。今傳至張祚弘,忠貞守土。〉

    土官巡檢

    李希舉〈始祖李約麟,由洪武十五年克復大理功授安南坡巡檢。舉係六世孫。〉

    楊天衢〈始祖楊波日,由洪武二十六年克復雲南內陞楚場巡檢。衢係五世孫。〉

    李高〈始祖李義,由洪武十六年功授你甸巡檢。高係八世孫,未襲。〉

    袁登〈始祖袁奴,由洪武十五年克復雲南功授雲南驛驛丞。登係七世孫,未襲。〉

    洱海衛軍職

    賴鎮〈洪武十八年從征雲南,陞大理衛指揮同知,二十年調洱海衛,凡衛所城郭橋棵皆其創置。其守備之能、訓練之方與袁義齊名,上下同稱之。〉

    曹政〈直隸全淑人。洪武十八年調征雲南,陞指揮僉事,歷陞都指揮使,誥封驃騎將軍。〉

    張斌〈合肥縣人。有志畧,喜文藝,額屯田,興水利。正統八年,由指揮同知陞都指揮僉事。〉

    張盤〈斌之子也。有文風,征麓川有功,陞都指揮僉事。〉

    孫仲〈南城人。有武畧,喜文事,不矜己,不棄人,兼古人之能。奉詔慰緬甸,斬思仁〉〈發於絕域。由所鎮撫遷指揮事。〉

    周興〈江西廬陵人。由指揮陞都指揮僉事。〉

    周佐〈興之子。征麓川有功,陞都指揮僉事,掌都司印二十四年,頗有仁政。〉

    張述〈江夏人。驍勇,善騎射,屢立戰功,由副千戶陞指揮使。〉

    范宗〈直隸全淑人,左軍都督范鎮曾子。歷征貴州有功,由指揮同知陞都指揮僉事。〉

    朝儀志

    楓宸萬里外而志朝儀者何?曰盡臣禮也。人臣事君以忠,奚其儀曰,天顏不違咫尺。苟一物不省,非所以昭敬也。朝儀隨在皆有之,而獨志於雲,何也?曰:制物弊矣,人工濫矣,新之自今始也。革其弊者,換其濫矣,亦有司之常,胡為乎志之?曰:物備則易湮,守易則事玩。誠懼其湮且玩,則不容於不識也。撰《朝儀》。

    鹵簿

    亭蓋、儀從規制悉如州。

    習儀所〈在智光寺。〉

    祠祀志

    先王之制,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然幽有缺於神,則其明之所成也可得而知矣。是故惟無愧於神明者,為能恤民。矧報本反始,為禮之善經乎?撰《祠祀》。

    祀典

    先師廟〈在明倫堂前,弘治五年,知縣陳輔遷建,見儒學志碑〉為廟兩楹,為露臺,左東廡〈七間〉,右西廡〈七間〉,前為戟門〈五間〉,欞星門〈石坊三洞〉,又前為泮池,池中駕石橋〈一洞〉,池前文明坊〈一座〉。祭器〈悉如州制〉,樂章〈如州制〉,祭需。

    啟聖公祠〈在先師廟左,嘉靖十年建。〉

    社稷壇〈在縣治西南三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縣治西北。〉

    城隍廟〈在縣治北,嘉靖二十年,知縣宋希文遷建。〉

    邑厲壇〈在縣治西北,嘉靖十八年,署縣事嵩明州知州萬溥遷建。〉

    旗纛壇〈在演武場後。〉

    馬王廟〈在縣治北,縣衛鼎建。〉

    群祀

    文昌宮。

    武安王廟。

    溫公祠。

    土主廟。

    東嶽廟。

    忠公祠。

    東山土主廟。

    蕭晏二宮祠。

    方外志

    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然曇聃當道與尼父爭途,諸不在六經之科。士人之林者多宗之,不歸老則歸釋。品教雖殊,其發蒙?惑之功則同。彼蓋游於方之外者與?吾徒亦務修其正而已。作《方外志》。

    仙釋

    楊向春〈由增廣生員,能通先天易理。著有《皇極經世心易發微》《格物篇》諸書,行於世。後更名為孔道人。遨遊武當,不知所終。〉

    楊洲鶴〈由武進士官致永騰參將,於萬曆年間尸觧而去。〉

    水目五高僧〈縣西南初建水目寺,有僧阿漂為工匠都養,甞挈筐入市貨,乳〉〈酩蔬菜之屬,雖二百里外產者,一日致之。人因其出,窺其室中,祇見漂閉戶默坐,置筐坐前,有頃,其筐自盈。見者諠於外眾,漂遂立化。漂之先有普濟、妙達、皎圓,後有無住,開水目戒堂,建寶華禪林,於康熙四年入寂。是為水目五老僧。〉

    寺觀

    智光寺〈在縣治城西,於嘉靖二十一年兵備胡仲謨重修,習儀即焉。萬曆六年,縣義民楊宗堯複修。〉

    九鼎寺〈在縣西北二十里許。寶泉山周圍,九峯相聚,若拱若揖,中一峯尤峻,唐時建寺山巔,故名。有石洞高廣三十丈。嘉靖十七年,僧明寂乃建岑樓五、飛閣二。萬曆七年,兵備馬顧澤建春望亭一座。萬曆十五年,兵備馬鳴鑾捐銀,命縣開拓台基,構九峯書院一座,詩匾全備。〉

    寶華寺〈一名金龍寺,在縣治西北,段氏時建。中有龍潭,泉流甘冽,可以已疾。〉

    般若寺〈在治北五里,段氏時建。有寶燈飛入雙塔中,夏夜常有光明。〉

    水目寺〈一名善集寺,段時,氏楊普濟經始,弘治二十七年,僧明寂、智圓成之。舊有白虎窩、黃龍、木犬之異,至今遺有古跡尚存,傳有貴客至則木犬預吠。〉

    五佛寺〈在治東十里許。〉

    龍泉寺〈在治東五十里龍洞山。〉

    虎歸寺〈在治北九里許。〉

    文筆塔〈在學之靣山,見記《學校志》。〉

    上帝觀〈一名佑聖宮,在縣南,御史紫陽申維岳書匾。〉

    玉皇閣〈在縣北二里,隆慶五年兵備朱奎創造。〉

    文昌宮〈在南城下。〉

    報恩寺〈在城東南角,先任何學院捐資鼎建。〉

    大乘寺〈在城西北,於萬曆年義民楊舟鼎建。〉

    萬佛寺〈在城南五里,行僧廣佑勤心募化修建。〉

    地藏寺〈古刹。〉

    華嚴寺〈古刹。〉

    寶珠寺〈在縣西北,行僧傳現於萬曆十二年鼎建,後僧燈朗重修。〉

    大寺閣〈一名鎖水閣,離城里許,於庚申年兵道熊鳴岐鼎建。〉

    白雲寺〈原白馬廟,僧本湛募眾鼎建。〉

    剩寶寺〈古刹。〉

    萬壽寺〈古刹。〉

    金燈寺〈新建。〉

    祥異

    和致祥,乖致異,雖氣化攸關,實人事之致也。箕子衍疇,五事敬,休徵應;五事失,則咎徵應。其斯之謂歟?然修人事,則乖可致祥。故志《祥異》。

    漢武帝元狩年間〈彩雲現於白崖,遣使跡之至此,乃置雲南縣,亦名彩雲州。〉

    東漢章帝初年間〈雲南縣有神鹿,兩頭。〉

    明萬曆元年〈二月十四日,縣西北之隅有彩雲如綺,竟日而散。〉

    弘治十二年〈縣地震。〉

    弘治〈十七年,縣嚴霜成凍。〉

    嘉靖〈十年內,地震。〉

    嘉靖〈三十八年,大旱。減其稅租。〉

    隆慶〈六年,縣霖遼小崩。〉

    康熙〈二十一年五月內,彩雲見於西南,自辰至午不散,立覩昇平。二十九年七月初六日,復見城西,從未至申。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